鄞州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综艺娱乐、热点新闻、国际资讯、房产家居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1-11 22:39:56
本土现奥密克戎!上海提醒:不聚集!
河南疫情波及浦东?回应
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1月9日消息,1月8日24时,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天津市新增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。经分析比对,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,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均属于VOC/Omicron变异株(BA.1进化分支)。上海发布在留言区再发提醒:
对于河南关联疫情波及上海浦东的情况,上海发布也回应:
体检发现这几种疾病最常见!
一张表教你改善!
2021年12月27日,由北京市体检中心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共同编纂的《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》发布,统计了353万余人次健康体检的情况。根据统计分析显示,检出率排名靠前的为:血脂异常、超重、脂肪肝。一张表格,改善身体异常一起来对照一下吧↓↓↓
血脂异常改善建议
少吃高胆固醇食物
尽量选择低胆固醇食物,少吃肥肉、内脏、蛋黄。
一斤蔬菜半斤水果
蔬菜中的纤维素有利于调节血脂,如西红柿和南瓜、胡萝卜等黄色蔬菜都有很好地调节血脂作用。
选中低度运动
运动是一个加速脂质代谢的途径。健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有节奏的全身运动;每周至少保持三次以上,每日一次,每次30分钟-40分钟效果更好。血脂异常不建议做短距离快速跑,降脂效果一般。
保证好睡眠
休息时经过人体肝脏的血液是平时的7倍,肝脏代谢脂质最高效。熬夜会导致体内的脂质不能很好地代谢消化。
超重和肥胖改善建议
腰围不超90和85
男性腰围应<90厘米,女性腰围应<85厘米。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出,如超过这个标准即为腹型肥胖。
晚上8点后不进食
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。晚餐吃得像“乞丐”,因为晚上吃完饭往往不运动,就直接睡觉了。
吃饭细嚼慢咽
吃饭时要细嚼慢咽,控制在七分饱就可以了。
饮食要丰富多彩
甜点和饮料少吃,减少烹饪油脂,增加五谷杂粮、蔬菜和低脂优质蛋白食物。肥胖的人更不能偏食,因减肥而选择纯素食不可取。适量的选择谷物、水果、多种蔬菜和豆、奶、肉等蛋白质是十分必需的。少量的、平衡的饮食习惯,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肥胖。
运动在45分钟以上
一般人的运动应控制在30分钟到一个小时,减肥则要在45分钟以上。
一定要减盐
盐吃多了一方面会引起水肿的发生,另一方面则是吃盐多会促进食欲,吃得就会多。
脂肪肝改善建议
减重
肥胖人群一定要减重。对于轻中度脂肪肝,借助减重就可以达到控制目的。减重就要“管住嘴、迈开腿”,多进行健步走等有氧运动。
常喝山楂薏米粥
山楂25克,薏苡仁50克,薏苡仁和山楂以2∶1的比例熬成粥。坚持1-2个月,帮助消除体内堆积的多余脂肪。
注意饮食结构,保证优质蛋白摄入
注意饮食结构,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均衡,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以消除多余脂肪。单纯依靠素食来远离脂肪肝是错误的,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(80-100克)可以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,可增加载脂蛋白,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。含有这些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瘦猪肉、牛肉、鱼肉、蛋白、牛奶等。每天要摄入500克蔬菜和水果。
戒酒
尤其是有酒精性脂肪肝的人,要戒酒。
不可节食减肥
长期节食减肥或者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、蛋白质缺乏,为了维持血糖的水平,机体就会分解脂肪,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高进入肝脏,引起肝脏脂肪堆积,形成脂肪肝。
增生和结节改善建议
乳腺增生要定期体检
被诊断为乳腺增生的女性无需常规服药,只要生活作息规律、健康的饮食方式、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和定期体检。
甲状腺结节3-6个月复查
甲状腺结节增多主要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、压力大,饮食作息不规律有关。因此如果查出结节,也提醒你该改变下生活习惯了。发现甲状腺结节不必太过紧张和焦虑,每3-6个月复查甲状腺彩超即可。
它比癌症还可怕?患上只能活5年?
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
心衰是心脏疾病进展的过程,是心脏终末期的表现。至于流传的“心衰患者只能活5年,比癌症更可怕”,并没有这样的说法,心衰早期发现,早期干预和治疗,还是可以获得较好预后的。心力衰竭根据轻重缓急会有不同的表现:
急性心衰起病凶险,会有典型的端坐呼吸,症状很明显。
慢性心衰一开始往往没有特征的表现。最早常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,见于轻度体力劳动下即有明显的喘憋、心悸不适,后续还会出现夜间安静睡眠时突发的憋醒、呼吸困难。
左心衰竭表现为活动能力的下降,甚至不能完成日常的生活自理。
右心衰竭常常会有下肢的凹陷性水肿,多位于脚踝,用手指按压后肿胀的皮肤不会马上回弹,出现一个小凹陷,这是因为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血液回流不畅。
除此以外,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:
1.避免感冒,预防感染。
2.注意饮食,可以通过减少钠盐的摄入来减轻症状。
3.控制饮水量,监测出入量情况,如果长期入量大于出量,心脏负担就会越重,会加重心衰。
4.注意休息,避免过劳。
来源:劳动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