鄞州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综艺娱乐、热点新闻、国际资讯、房产家居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3-08 18:45:01
短短一天时间,因为卖空酒瓶和公布Q3财报,特斯拉又一次成为了讨论的焦点。
10月21日,特斯拉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一款闪电造型的玻璃空酒瓶,售价779元,限量1500个。让人不禁好奇,这酒瓶子真的有人买吗?
在二级市场,大多数人更关注的还是特斯拉第三季度的财报。10月20日盘后,特斯拉发布了Q3财报。财报数据显示,特斯拉已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,今年Q3更是创下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历史新高。
特斯拉的高歌猛进,和中国市场息息相关。
▌拨开乌云,特斯拉中国阳光普照
财报显示,特斯拉三季度收入137.6亿美元,同比增长57%;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.18亿美元,同比增长389%。但由于所售汽车中较低价位的汽车占比较大,因此特斯拉汽车的平均售价同比下降了6%。
一方面是汽车平均售价的降低,一方面是供应链方面的严峻挑战,特斯拉的利润率为何还能持续保持增长?
这主要得益于Model 3和Model Y销售占比的提升。作为定价更低、利润更高的车型,Model 3和Model Y在第三季度整车的毛利率高达30%,远超出行业平均的8%-10%,对本季度的斐然成绩功不可没。
Model 3作为特斯拉的主销车型,在市场上的势头一直强劲。LeaseLoco的数据表明,Model 3每小时可以售出24.5辆,年销量在21.5万辆左右,且仍在持续增长。而Model Y作为Model 3之后的第二款畅销车型,销售时间虽然只有18个月,但月销量已超越Model 3,成为特斯拉的头牌。
在Model 3和Model Y的能量加持下,特斯拉的汽车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,达到116.72亿美元,高于去年同期的73.46亿美元和上一季度的98.74亿美元。
美国券商韦德布什分析师丹·艾夫斯此前表示,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数据拨开了盘旋在特斯拉上空的乌云。
事实上,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,特斯拉营收数据一片向好,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滋养。
Q3财报显示,特斯拉的总产量为237823辆,与去年同期的145036辆相比增长64%。其中,Model S和Model X的产量同比下降47%,而Model 3和Model Y的产量同比增长79%。
全球缺芯的情况下,特斯拉能取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。这其中,上海工厂的贡献不容小觑。
上海超级工厂的年产能从15万辆到30万辆再到45万辆,一次次让特斯拉见证了中国力量。财报数据公布之后,特斯拉中国方面表示:“整个第三季度,中国一直都是我们的主要出口中心,我们在中国的产能已大幅提高。”
第三季度,Model 3和Model Y的季度产量首次超过弗里蒙特工厂。仅9月份,上海工厂就交付了所生产的56006辆汽车,创造了全新纪录。除了供应中国市场,上海工厂还承担着欧洲订单方面的压力,部分产品被出口至欧洲、澳洲、日韩等地。
此前还有分析师预计,如果特斯拉全部国产化,成本至少将降低60%。
马斯克在一次股东会议上曾表示,上海工厂现在生产的汽车比美国工厂还要多。他还说:“上海工厂太伟大了,产品质量最好,成本也最低。”
可以说,如今的特斯拉高度依赖着上海超级工厂。
从需求侧来说,特斯拉同样无法承担失去中国市场的后果。第三季度上海工厂的56006辆汽车中,有52153辆交付于中国本土车主,只有3853辆出口到欧洲。而三季度交付的24.13万辆汽车中,超7.3万辆在中国市场销售,占比超过30%。2020年,中国为特斯拉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销量,占比仅次于美国,而同一时期特斯拉不管是在欧洲还是日韩,均表现平平。
说是中国市场“养肥”了特斯拉,一点儿都不为过。
▌鲶鱼淘汰沙丁鱼
曾有人调侃,新能源汽车只分为两种,一种是特斯拉,一种是其他。
虽然说中国市场对于特斯拉来说至关重要,但特斯拉作为一条生猛的鲶鱼,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市场。
用PPT造车,用梦想讲故事,在资本市场割韭菜的方式五花八门,就是很少有企业踏踏实实闭门造车——2016年财政部等四部委抽查,发现93家新能源车企中有高达72家存在骗补的现象,触目惊心。
2019年,持续亏损的特斯拉奄奄一息,却收到了中国递出的橄榄枝,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协议,划地、建厂、投产一气呵成。
上海超级工厂建成后,特斯拉在国内的第一款车Model 3很快问世,并且以惊人的速度霸榜国内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销量榜。
特斯拉不光成为了媒体的宠儿、收割了流量,还收获了一批忠实的拥趸。这时国内车企才如梦初醒,感受到了这条鲶鱼带来的压力。全力推动之下,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了惊人的迭代升级,速度堪比当年苹果进入中国市场,国内智能手机的技术爆炸。
你方唱罢我登场,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今好不热闹。
经常被拿来和特斯拉做比较的比亚迪,7月份全球销量击败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。其9月3日披露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,2021年1至8月份,比亚迪共计卖出37.26万辆汽车,同比增长64.3%;8月份共交付新车6.7万辆,其中新能源产品6.1万辆,同比增长331.92%。其全新推出的旗舰电动车——汉EV,搭载了非常具有开创性的刀片电池,力求在技术上占领高地。
其他车企也不遑多让:蔚来股价2020年一年暴涨2000%,小鹏汽车P7的706km/h的最大续航超越特斯拉,小鹏、理想在持续发力之后也变成了香饽饽,成为被追捧的对象。昔日特斯拉的荣光,终于被一众友商共享。
特斯拉以“鲶鱼”的身份倒逼传统车企转型,同时也淘汰了那些在市场中划水的“沙丁鱼”,国内新能源这滩死水,终于被搅活了。
▌六年难以登陆的印度
放出豪言要征服火星的马斯克开始感到焦虑。
一方面是国内“蔚小理”的穷追不舍,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印度的出师不利。
去年10月份,马斯克回答印度网友何时进入印度时表示,“明年一定”,然而又一年过去了,特斯拉的唯一进展就是在班加罗尔开了个办公室,除此之外再无其他。
此时距离马斯克表示想要进入印度市场,已经过去六年时间了,特斯拉终究还是徘徊在岸边,始终难以登陆。
TESLA在印度人眼里几乎是权贵的象征。一是早在1953年,印度就有一家名为TESLA的收音机公司,昂贵的定价深入人心;二是印度汽车进口关税世界最高,绝大多数进入印度的特斯拉都要被收取100%的关税,因此在印度能开上特斯拉的人,非富即贵。
高昂的关税是阻挡特斯拉进入印度的障碍之一,但事实上,从马斯克萌生进入印度的念头开始,困难一直没停止出现。
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访美,参观了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工厂,马斯克看上了印度对于新能源汽车高达23亿美元的补贴,谁成想这补贴只适用于印度国内,而莫迪真正感兴趣的,是特斯拉的太阳能电池。
2016年Model 3问世,尽管有印度消费者愿意顶着高昂的关税为梦想买单,但由于印度法规的阻碍,这批Model 3最终也没能进入印度。
2018年,马斯克表示,特斯拉进入印度要面临一些挑战性的法规,但2019年这些问题都会被解决。结果,今年7月份,特斯拉仍然在与印度交通和工业部门沟通,要求将关税降低到40%。而印度方则表示,特斯拉想要开拓印度市场,就必须在印度建造工厂生产汽车,不得在印度销售“中国制造”。
就这样,印度方和特斯拉彻底陷入了僵局。让印度网友不得不感叹,特斯拉入印度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
在中国市场,特斯拉将鲶鱼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。2020年年底,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就曾表示:“特斯拉100%国产化率目标基本已经实现。”尽管如今在国内特斯拉因负面新闻饱受非议,但从宏观层面来说,入华八年,特斯拉俯身向下收获市场,国内新能源行业面对威压野蛮生长,双方互惠互利。
对于印度来说,眼中只有马斯克的超级工厂,却忽略了商业的本质是双赢。想要复制特斯拉中国“拯救”印度,谈何容易。
(文章来源:雪豹财经社)
文章来源:雪豹财经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