钮文新:“俄乌战事”下提高A股战略维护——不能任由国债逆回购利率大幅波动

2022-03-12 17:58:00

海外充值

 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评论员钮文新

  交易所国债逆回购市场的收益率又进入“月底脉冲”期,与央行管控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(shibor)相比,隔夜品种之间存在高达100个基点以上的利差。当然,央行可以说“中国以7天期shibor为基准”,而交易所7天期国债回购利率和7天期shibor之间的利差很小。但是,我们能不能因此说明货币利率传导有效?不能,因为有效的货币利率传导应该是整体的、系统的,而绝非某一期限利率的简单匹配。

  更重要的问题是:国债逆回购隔夜利率的大幅变化,是投资者观察A股市场资金松紧程度的窗口,而且影响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。更重要的是,shibor与国债逆回购利率之间动辄400个基点(4个百分点)以上的“脉冲式”波动,必定会给中国金融市场上的资金贩子带来“美好的套利空间”。问题是,如此明显地拉高中国金融市场无风险收益水平,央行是不是可以容忍?是否应当容忍?所以,我们一直呼吁央行参与到交易所国债回购市场,不仅因为它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重要的是:它是中国资本市场最直接的收益基准。

  2021年11月24日,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《人民日报》刊发署名文章《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》。文章在谈到“加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保障”时,刘鹤指出:“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,要坚持‘建制度、不干预、零容忍’的方针,打造规范、透明、开放、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,使之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枢纽。”

  这句话虽然简短,但却给出了资本市场之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战略定位”。但我们的问题是:中国金融市场的控制者、监管者,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作为,是否匹配于这样的“战略定位”?

  当下,“俄乌战事”骤起。美国为什么要挑起这场战事?原因很多,但搅乱欧洲,把欧洲资本逼向美国市场,去为美国解困,这个目的几乎已成全球分析人士共识。问题是:这些资本不会流向中国吗?当然。近期人民币升值不止,或许恰恰反映了这一重要事实。我们进一步的问题是:美国是否甘心资本流向中国?会不会到中国金融市场、尤其是股票市场上搅局?如果从利益逻辑去考量,美国至少应当存在这样的动机。

  所以,我们呼吁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提高政治站位,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,从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角度,对中国A股市场实施有效的战略维护。所谓战略维护,就是对资本市场从预期、信心、监管、资金、走势等方方面面实施全方位、常态化的维护,并以此对全球实业资本、股权资本构成强大的吸引力,不负中国的开放成本,而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有利条件。

(文章来源:中国经济周刊)

文章来源:中国经济周刊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鄞州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综艺娱乐、热点新闻、国际资讯、房产家居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鄞州信息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