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旅行团8人感染,波及5省:这一次,终究是她扛下了所有!

2022-03-12 03:30:02

4648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 https://www.4767.xyz

作者|脆皮先生

来源|脆皮先生(ID:cpxs2009)

国庆长假才刚过去半月,疫情又卷土重来,而且来势汹汹。

这一次处于疫情中心的,是西安。

10月16日,2名上海游客,一对退休教师夫妻,在西安市第八医院被筛查出新冠阳性。

流调过程中,西安对与这对夫妻同行的5人进行核酸采样检测,结果全为阳性。

10月18日,传播链条再次延长。

宁夏银川也通报一例确诊病例,为这对阳性夫妻的密切接触者,他们曾一同出游。

至此,这个自发的“旅行团”中一行八人,已经全部确诊。

仅仅只是从通报中看,已至少有上海,陕西,甘肃,宁夏,内蒙古五个省份被波及。

迄今为止,本轮疫情的源头还没有找到。

一个细节是,最开始被确诊的退休教师夫妻,13日在内蒙古做的核酸检测还是阴性。

仅仅2天,就被确诊。

也庆幸,这个旅行团是“错峰出行”,没有选择在国庆长假中旅行。

但他们去的都是西北的热点景区。

仅仅只是在西安,就去了大雁塔、大雁塔北广场和大慈恩寺等游客众多的地方。

足迹遍布多省份、众多热门景点,整个旅行团都被确诊。

把这些关键词组合到一起,实在让人乐观不起来。

这一次,西安乃至多地疫情会向何处去?

答案,在揪动着所有人的心。

说实话,西安这次有点“冤”。

因为,疫情两年来,西安的疫情防控可圈可点。

除了常见的举措,自己还加量加力度。

特别是今年十四运会以来,疫情防控可谓“严苛”。

公共场所,疫情管控不断创新。

一些重点区域的学校,每天都会进行防疫消杀。

学生开学前十五天必须返回西安,老师会逐一电话回访。

教职工必须全员核酸检测,12至17岁符合条件的学生,都需要接种新冠疫苗。

在市中心的写字楼,西安还设置了专门的取餐柜。

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快递员和顾客的接触,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。

不仅如此。

今年7月以来,西安还开展了多轮核酸检测排查。

多处景区景点关闭,部分场馆限流,各类演艺活动叫停。

至于外地来陕返陕人员,进出站都必须佩戴口罩,检测体温,查验健康码。

除了这些,还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
即便在西安市内,上公交上地铁,都需要戴口罩,查验健康码。

一个经常在全国范围内出差的网友,在微博上说:

我从没见过哪个地方像西安一样严格。

然而,这座对自己严格到极致的城市,还是被病毒攻陷。

这让人遗憾,也让人不胜唏嘘。

和此前的严阵以待一样,这次疫情后,整个西安也迅速行动起来。

确诊的上海游客到过的大雁塔景区,与大唐不夜城步行街、浐灞国家湿地公园、西安世博园。

已经第一时间被关闭,并全面开展消杀工作。

上海确诊游客到过的西安餐馆,凌晨4点,经理就接到疫情防控部门的电话。

餐馆所有员工和家属,迅速被转移到定点酒店隔离。

一天时间,西安已经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53人。

全市急启动18个应急采样场所,对风险人员及环境进行核酸检测。

18日清晨,全市已经对33777人进行核酸检测。

与此同时,西安关闭确诊病例活动过的18个场所,对53万平方米面积进行消杀。

西安市文旅局,昨天下午也下发紧急通知,原则上将不举办或承办各类线下大型会议活动。

西安街头,市民排着队伍准备检测。

就像今年七八月那次疫情一样,如此迅速,又如此自觉。

许多西安市民在微博上互相打气:坚决不能添乱。

医无私,警无畏,民齐心。

他们的动作,熟练得让人心疼。

这个城市,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,但该做事的紧急做事,能发声的依旧发声。

气温正在降低,但在长长的队伍中,国与民,城市与市民,是如此紧密相依。

如果没有疫情,现在应该是西安最美的季节。

一入秋,西安就成了长安。

她是李世民时代的盛唐。

李世民亲手栽在西安古观音禅寺的银杏,已经千岁,一到秋天,满地金黄。

阳光下的古城墙,低声诉说着过往的风云。

华清宫里,仿佛还能听见那段旷世的悲欢离合。

太平国家森林公园里,可以观红叶、览秋水、恋玉瀑。

秋风生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

秋夜里的西安,美得令人心颤。

走在西安城里,每一步都好像踩在历史的脉搏上,每一声呼吸中,都有千年前的味道。

除了美景,还在街道上触手可及的民风民俗。

贾平凹在《老西安》里说:

随处可以看到一帮人有凳子不坐而蹴于其上,提裤腿,挽袖子。

面前放着“西凤酒”,下酒的菜是生辣子里撒着盐。

而海碗里的一指宽如腰带的长面,辣油汪红。

手掌里还捏着一疙瘩紫皮大蒜,他们吃喝得满头冒气,兴起了咧开大嘴就来一段秦腔。

羊肉泡馍,西凤酒,秦腔,只是说起这几个字,浓郁的西北风味已扑面而来。

这座城市,原本应满是烟火气。

但如今,因为一场疫情,暂时停摆,只有关闭的景区、核酸检测的队伍,和消杀激起的烟雾。

我们在与它最美的风景擦肩而过。

作为一座旅游城市,西安却正在失去这个季节的黄金市场。

西安历来以粗狂和野性的形象示人。

在多数外地人的印象中,她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网红城市。

说到西安,网友想起的总是十三朝古都、肉夹馍和摔碗酒。

其实,西安人骨子里最鲜明的气质,是骄傲、大气和沉稳。

是多朝代首都,见惯了大风大浪,所以西安人日常有自然而然的骄傲;

八百里秦川,造就了西安人的大气;

但她又讷言敏行,沉稳得让人放心。

西安位列七大区域中心城市,是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;

她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;

她是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;

西安还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、高等教育、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。

她一直在奋力有为,有强大的文化底蕴、科教实力、军工科技,为这个国家做了太多。

她承担了太多,也牺牲了很多,却什么都不说。

她把自己悄悄的伪装成一个网红城市。

网上说:

总要去趟西安吧,吹吹明城墙上的风,走一走不夜城,去趟钟鼓楼,感受古城的繁华。

那里不仅有看得到的历史,更有看得到的倔强与努力。

此前,西安敌住了新冠病毒一次次可能的袭击;

这一次,因为一场“无妄之灾”,他又扛起了所有。

这座城市生病了,但她一定会很快好起来。

因为天地存浩气,心中有骄傲,再黑的夜,再难的路,都能从容走过。

主播|林静,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,与你奔赴山海。

延伸阅读

“老年团”出游陕甘蒙7人感染新冠病毒源头尚不明确

一队老年游客“十一”后错峰出游,不想7人感染新冠。

据陕西省卫健委通报,10月17日0时至10月18日7时,陕西新增报告6例本土确诊病例及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,均系共同出游人员,年龄都在60岁以上,其中有3对夫妻。

最先发现异常的夫妇是62岁的闫某(女)及65岁的姜某某(男),2人系上海某高校退休教师,10月9日离开上海,后游览甘肃、内蒙、陕西,16日下午在西安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据“上海发布”微信公号消息,出行前一天,即10月8日,闫、姜夫妇二人在沪主动进行了核酸检测,结果为阴性。那么,二人转阳,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
西安、嘉峪关两地公布的病例轨迹透露了更多信息。

闫、姜夫妇二人是在10月9日上午8时从浦东机场乘机离开的,他们于10:40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,并在当日中午转机飞往甘肃张掖。

其后,10月9日至15日期间,他们在甘肃、内蒙古自驾游。15日中午,他们在甘肃嘉峪关机场乘坐MU2165次航班飞往西安,乘机时他们持有13日内蒙古额济纳旗人民医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
也就是说,10月13日前,两人仍为阴性。在15日离开嘉峪关前,当日上午9时,他们在甘肃省嘉峪关市中医医院进行1:10混检。据“西安发布”微信公号通报,这次检测结果异常,当地通知两人原地等候,但两人自行离开。

两人甘肃自嘉峪关到达陕西咸阳国际机场的时间是15日15时,随后他们在17时入住西安曲江新区某酒店。

次日,10月16日上午8时15分,两人乘出租车前往西安市第八医院进行核酸采样检测,随后前往大雁塔、大雁塔北广场、大慈恩寺游玩,在外就餐后中午返回酒店休息。

阳性结果来自当日下午17时,西安市第八医院初筛结果显示阳性,随即对2人落实隔离留观措施。稍早前,14时30分,两人还曾乘出租去医院看结果,但当时结果待出。

闫、姜夫妇检出阳性后,途径地迅速响应。据宁夏银川市卫健委通报,当地对闫、姜夫妇密接者艾某进行核酸检测,于10月17日22:06检出阳性,18日03:40复核仍为阳性,当日05:00艾某确诊。初步流调结果显示,艾某10月9日时与闫、姜夫妇二人在甘肃张掖汇合,后同游到15日,艾某乘火车返回银川,闫、姜夫妇则飞往西安。

更多感染者在10月18日公布。据陕西卫健委当日消息,10月17日0时至10月18日7时,陕西新增报告6例本土确诊病例及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。此7人中,其中两例确诊病例即为闫、姜夫妇,其他5人均为他们的同游者,均为60岁以上老人,其中还有两对夫妻。他们7人的活动轨迹相似。

这队老年游客的感染源头仍未揭开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鄞州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综艺娱乐、热点新闻、国际资讯、房产家居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鄞州信息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